儿童友好空间是满足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需求的城市各类设施和空间环境,是落实各类发展要求的空间载体。2022年3月始,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目前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导则》中对道路空间、公园绿地提出适儿化改造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总则
(1)编制目的
(2)适用范围
(3)主要内容
①宜从儿童视角推进学径导向标识系统性、趣味性设计。人行横道可采用鲜明、醒目的彩绘斑马线。
(2)学校周边道路空间
②应在邻近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道路设置“学校区域”警示标识,学校门前应施划黄色网格禁停标线,门前两侧各5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路内停车位,保障学校门前交通秩序和儿童进出安全。
④应遵循“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增加学校门前机动车停车设施。
(3)儿童主要活动场所周边道路空间
②儿童活动场所周边100~300米范围内的道路宜因地制宜实施限速措施,并配套设置相应的限速标识。
①城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应优先增补儿童游乐和体育运动场地。
(2)社区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
②根据儿童主要主要出行路线,结合各类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的附属绿地,增设儿童活动场地,分龄设置游乐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附件链接地址: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zfhcxjsbwj/202206/20220601_766463.html